2015年10月31日,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和文學院的志愿者們到成都杜甫草堂開展了義務講解活動,開啟了一段與杜甫相遇的旅程。
一代詩圣杜甫一生坎坷,安史之亂后,杜甫流亡到了成都,寓居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成都草堂便是他的住處,杜甫離開成都后,草堂便不存。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杜甫草堂。今天,志愿者們走進杜甫草堂義務講解,感受千年文化,進行一次心靈的滌蕩。

15名志愿者經過一系列的活動準備,到達了杜甫草堂。兩點半,志愿者們正式開始了義務講解活動。
成都的十月末開始冷了起來,縱然陰云不散、冷風襲人,志愿者們的熱情依舊不減,個個充滿活力,熱心和耐心的為游客講解起來。志愿者為游客們講解關于大雅堂、工部祠、茅屋故居的歷史文化,訴說著有關杜甫的人生經歷,讓游客進一步了解杜甫草堂文化與杜甫。
志愿者們的講解幫助游客更好的領略和感受杜甫的才華與草堂的文化底蘊。志愿者們雖然嗓子干渴,但還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工作,認真講解。
下午四點,志愿者義務講解活動圓滿結束。本次活動旨在讓更多人了解杜甫,了解杜甫草堂的歷史文化內涵。義務講解活動仍在繼續,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到志愿者的隊伍中來。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記者 文星益撰
(微信掃描分享)